当前位置: 首页 >> 视听直通 >> 视频乐师 >> 正文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2021年度影响力人物候选人:马丹

  • 浏览量:
  • 日期:21-11-17 08:40
  • 作者:马丹
  • 来源: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审核人:程勇

 

 2021年度在推进课程与思政互融、教书与育人互促方面基本情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既掌握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流程,又能在社会调查中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对“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理论,建立社会调查方法的知识储备,如社会调查的基本流程是选题、设计调查方案、实施社会调查、数据统计、撰写调查报告等。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社会调查方法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实践能力是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生理、心理素质条件,是个体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它不单是由书本传授而能得到的,而是由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磨练习得的;它很难用试卷考试衡量高低,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表现来评价。而实践能力的内涵亦非常丰富,包括阅读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力图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

在讲授社会调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融入毛泽东的《寻乌调查》及其他经典调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开辟出的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唯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同时亦能让学生学习问卷调查、访谈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巧;融入费孝通等著名社会学家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爱国、敬业、勤奋、踏实、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融入左权、赵云霄等革命烈士的红色书信,促使学生牢记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这也是传授文献调查法的有益途径;融入邱少云、董存瑞、黃继光等英雄事迹,促进学生尊重历史、敬畏英雄,不要忘记革命的初心和使命,做当代有使命感的有为大学生。

(一)以毛泽东的《寻乌调查》等经典调查为融入点

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本人是调查研究的行家和高手。在革命的早期阶段,在严酷的革命战争环境下,毛泽东做了寻乌调查(1930年5月)、兴国调查(1930年10月)、长冈乡调查(1933年11月)、才溪乡调查(1933年11月)等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毛泽东更深入地了解了当时中国农村和城镇的情况,为解决革命斗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教师在讲述什么是社会调查及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这一部分内容时,引入毛泽东的经典调查,有助于学生了解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认识现象的根本途径,是制定政策、解决问题的基础。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毛泽东的经典调查,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毛泽东思想的内涵;深刻领会中国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开辟出的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深刻领会唯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二)以著名社会学家的感人故事为融入点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他们除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外,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讲授社会调查人员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李景汉、严景耀等人的感人故事。例如:为帮助农民找到一条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道路,费孝通三访温州、四访贵州、五上瑶山、六访河南、七访山东、八访甘肃,并27次回访家乡江村,撰写了著名的《江村经济》;为了能够了解北京市底层平民的生活情况,李景汉以洋车夫、手艺工人为调查对象,每日风雨无阻地深入车夫、手艺工人当中,在大街小巷与他们谈话,花了4年功夫,对他们的贫穷生活做了细致的描述;严景耀为了解中国犯罪问题,志愿当一名“犯人”,深入监狱“第一线”,自讨苦吃,穿上囚服,与刑事犯人同吃囚饭、同住牢房、同去干活,亲尝铁窗生活。费孝通、李景汉、严景耀等人以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怕困难、不计得失、不惧危险,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生动体现了他们身上爱国、敬业、奉献、有担当的可贵精神。学习这些著名人物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以红色书信作为融入点

红色书信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启迪思想的珍贵资源。在讲授文献调查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引入革命烈士的红色书信,以红色书信为例,讲述如何进行文献的收集、信息的摘取以及文献内容的分析。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应用文献调查法,收集更多的红色书信,并对所收集到的红色书信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并撰写心得体会。

(四)以邱少云、董存瑞、黃继光等英雄事迹为融入点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英雄就是我们信仰体系中的一个代表、一个符号,一种精神图腾。然而,近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制造、散布谣言,抹黑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等先烈的英雄事迹,质疑英雄之声一时间甚嚣尘上。抹黑民族英雄,歪曲历史,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同时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被网络谣言蒙蔽。在讲授集体访谈法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先介绍网络上抹黑英雄的事件,然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召开一次座谈会,主题为“邱少云、董存瑞、黃继光英雄事迹之我见”。通过模拟召开座谈会,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集体访谈法的过程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访谈、讨论等方式也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使他们对邱少云、董存瑞、黃继光的英雄事迹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促进学生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尊崇英雄、传承英雄精神。

(五)“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调查研究与方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隐性思想政治”的作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思想政治”协同构成以德树人的新模式。从育人维度来关照课程价值,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深入挖掘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新途径。课程思政最终要落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专业伦理和文化自信。此举亦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

2021年度在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显著性成效情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于2021年3月被评为“乐山师范学院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专业”与“思政”齐头并进

专业课教师若没有一颗乐教的心,“课程思政”只能停留于形式,难有成果。首先,教师要转变对专业课的传统定位。以往,我们都把专业课定位于传递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因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实际上,任何一门课程都有思想贯穿在里面,都有道德追求在里面。专业课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同样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专业课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或者结合专业知识点,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相统一。其次,要转变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存在矛盾、冲突的观念。部分教师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增加了课程教学的难度,也容易分散专业教学的关注点,影响专业课教学的效果。实际上,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相契合,不仅不会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反而有助于增强专业课教学的生动性、丰富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了毛泽东的经典调查等思政元素,既讲授了知识内容,又打动了学生,让学生深受教育,教学效果很好。

(二)以学生需求为中心,融入与专业知识点相契合的思政元素

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绝不能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只是将思政内容直接、生硬地纳入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找到能够真正与专业知识点相契合的思政元素,让思政内容自然而然地融入专业教学中,二者浑然一体。针对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热衷网络等特点,教师应该尽量挖掘一些紧扣时代发展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或者能引起学生兴趣、激起学生共鸣的思政内容,这样不仅学生更容易接受,也能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社会调查与方法课程教学中,教师融入毛泽东的经典调查、名人故事、红色书信及邱少云、董存瑞、黃继光英雄事迹等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共鸣,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在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效果的问卷调查中,总体学生的满意率高达96.7%。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中穿插思政热点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实际上,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对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运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有着较大的选择空间。正因为如此,教师更要对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高度重视,对“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案、知识点及教学方法等精心设计,而不能流于形式或过于随意。在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在明确思政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详细列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编写课程教案,特别是对课程思政教学章节,详细地说明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引入的思政元素、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教学手段及课后要求等;确定课程思政育人知识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法、讨论法、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式方法的运用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增强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四)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德施教

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教学课堂,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韩愈在《师说》中讲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传道者,教师必须明道、信道、言传身教。首先,传道必须明道。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积累渊博的知识,培养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将“道”讲得深入、讲得透彻、讲得生动,也才能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将德育内容融入课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传道必须信道。教师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尊崇优秀传统文化,信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有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才有底气,才能真情流露,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形成强大的感染力。最后,必须言传身教。言教不如身教。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引领要注意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要加强自我修炼,做到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敬业奉献、乐教爱生、诚信友善等,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化学生,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向上向善、求真务实的精神。





上一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2021年度影响力人物候选人:赖伟

下一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2021年度影响力人物候选人:杨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