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王雨晴 图/李志翔)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文件精神,向学生提供一个可以重现生活、学习、交往中所遇到的心理冲突、困惑和应对方式的平台,在演绎校园生活故事中获得心灵的成长。4月21日下午2点半,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实训楼多功能厅举办了2022年“心故事·心成长”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决赛。本次决赛由音乐学院承办,担任本次比赛评委的是乐山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陶媛、特殊教育学院副书记兰芳、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负责人王立新教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董杏妹、心理学专任教师李梦依。出席嘉宾有学校副校长李朝晖教授、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黄显刚、各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以及二级心理辅导站站长。
通过初赛和复赛的层层比拼和选拔,9个心理情景剧作品脱颖而出进入决赛。主题涉及自我意识、抑郁、原生家庭、PUA、内卷等存在于同学们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心理困扰:《未完待续冂中人》告诉大学生不要做无效的“内卷”,从内心肯定自己的价值,坚持自己,接纳自己;《这就是我的人生》通过角色灵魂互换的形式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让同学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其烦恼与幸福;《负重的努力》通过展示生活苦恼的集中爆发,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负担化为动力;《初心》呼吁艺体生和父母多多沟通,坚持自己的目标,在坚持中看到自己的价值,进而与“想象中的”父母和解;《囚笼》通过母女对于专业选择的争吵,让我们明白要主导自己的人生,人生的篇章需要我们自己翻阅;《天光》呼吁我们对抑郁障碍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让我们理解抑郁只是心理上的感冒,需要专业的治疗与帮助;《黎明》让我们明白学习和社团选择上要分清主次不能盲目;《不要成为他人的艺术品》讲述恋爱关系的PUA,教育我们要摆脱控制,学会自爱;《以爱之名》中妈妈对女儿的控制和女儿对男友的控制是一种“强制重复”过去的经验,教会我们思考如何去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输出“爱不是控制”的道理。这些剧中表演运用了替身、雕塑、镜像、独白、旁白等技术,以白手套、沙袋、锁链等物品,来展现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最后《未完待续冂中人》以深刻的题材,巧妙的构思和精彩的表演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获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一名,它还将代表我校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天光》《不要成为他的艺术品》荣获二等奖,获得三等奖的作品则是:《这就是我的人生》《初心》《以爱之名》,《负重的努力》《囚笼》《黎明》则获得了优秀奖。
心理情景剧全部表演完后,陶媛老师对每个作品进行了非常认真细致的点评,并指出:希望这些情景剧的表演能带给同学们一些感悟,思考如何爱自己,爱他人,进而关爱社会。期待同学们有一颗关照内心希望的种子,在自强不息中开花结果,从而获得生命感悟,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