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朱术容、图/朱术容)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教育始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三下乡”精神,近日,由乐山师范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领导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美姑县牛牛坝镇火热开展。
本次教学包括了心理健康课、书法课、剪纸课、汉字的演变、讲好中国故事、普通话语音、主持人课、朗诵课等八门,每门课分布有三个小老师教授,旨在更好的让小朋友们了解到普通话。
7月7日早上9.30,我们见到了来着美姑县牛牛坝镇的小朋友们,并对他们展开了第一天的教学。首先是普通话的推广,还融入了剪纸艺术的传授以及中国汉字演变的趣味教学,让乡村的孩子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
一、普通话推广:架起沟通的桥梁
在乡村的课堂上,老师们化身为语言的小使者,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习普通话。首先,老师们为学生准备了普通话语音字词表以及绕口令,三位同学轮流展开教学。其次,老师们通过“开火车”、“绕口令大比拼”等趣味活动,使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普通话的发音技巧。不仅如此,我们还意外的发现当地的小朋友们认识的字词并不少,甚至有小朋友可以准确流利的念出“白石塔”,虽然不是非常流利,但他的那份积极性以及足以超过许多人。
课程结束后,每位小老师还送给小朋友们几句话,希望大家可以坚持学普通话。一位小学生还直接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普通话对我们挺重要的,普通话让我更有自信,可以和学校里的其他小朋友交流,而且我觉得学好普通话能让我认识更多来自天南海北的好朋友。”
二、剪纸艺术教学: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
剪纸,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人们喜爱。在课堂上,志愿者老师们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文化意义。随后,老师们通过示范和讲解,通过亲身教学和手把手练习,引导孩子们亲手实践剪纸技艺。从简单的窗花到复杂的小羊图案,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体验到了剪纸的乐趣和成就感。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老师们还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剪出自己喜爱的图案。孩子们纷纷拿起剪刀和纸张,认真描绘、细心剪裁,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在他们的手中诞生。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才华和创意,更传递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决心。
在这之中,老师们发现一位小朋友剪了很多幅作品,经过询问,我们知道了那是他的妈妈和哥哥姐姐,当我们问他为什么没有爸爸时,他说:“爸爸不在家。”听到这句话时我就在想我们做这些志愿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授他们一些知识,更是为以后乡村振兴打下基础,让这里的留守儿童更少一点。
三、中国汉字演变教育:探寻文字的奥秘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上,老师们通过生动的PPT展示和详细的讲解,向孩子们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过程。从最初的甲骨文、金文到后来的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形式的变化,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故事和传奇。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老师们还设计了一系列互动环节。他们通过猜字谜、写汉字比赛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知识。同时,老师们还鼓励孩子们用所学汉字创作小故事或诗歌,以此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课程展新鲜,变化清晰现
通过一天的课程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变化,从最开始的内敛、害羞到逐渐敞开心扉,积极参与课堂。在这之中,他们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这也让我们小老师们非常欣慰。虽然部分孩子仍对普通话不够熟悉,但我们也看到了他们在普通话学习上的进步和变化。明天我们将会为小朋友们带来书法、讲好中国故事、朗诵课的教学,一起期待他们明天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