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讲坛 >> 正文

武汉大学与我校联合承办珞嘉春秋教育论坛

  • 浏览量:
  • 日期:22-04-02 15:43
  • 作者:廖羽灿、王新雨
  •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 审核人:唐前军

本网讯(文、图/廖羽灿、王新雨)3月31日下午2点到6点,由武汉大学和乐山师范学院共同主办、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联合承办的珞嘉春秋教育论坛(2022年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特教A栋511教室成功举行。此次会议围绕“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的主题,将会议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论坛开幕式、论坛主旨报告阶、论坛总结。主旨报告又分为两个阶段,分别由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唐前军教授和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王郢副院长主持。各专家学者就教育方面的相关话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彭宇文教授致辞,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唐前军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王郢副院长作点评。

开幕式结束,进入论坛主旨第一阶段,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黄明东教授以《<家教法>视野下的家教实施路径探索》为主题深入研究,根据家庭结构要素分析家长的能力类型,从而更好的实施家庭教育。乐山师院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唐前军教授分享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云贵川藏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的报告,他从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及创新多个维度研究了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各指标体系项及其权重。

第一阶段中,多名专家围绕“职业教育”进行交流。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汤敏骞副教授就《追思职业教育的形而上基础:技术转向职业(分工),抑或行动(劳动)》报告提出探讨,从目的因、形势因、动力因和职业因,这四个方面入手解决职业教育的双弱局面。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彭宇文教授对《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探析》这一科研题材探讨,他结合习近平主席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位置。他们的交流报告加强了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的培养。

随后,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陈新忠教授和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梁剑副教授针对高质量农科人才培养和高质量教育法治保障分享了《新时代我国理工农医紧缺人才高质量培养研究》、《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法治保障》汇报,并给出政策建议和解决路径,确保高质量人才和教育法治的发展。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服务处处长陶军博士对学术中国家科研资助进行深度研究,从研究背景、法治角度对学术权力的保障等个方面分析,为科研人员争求资助公平。

论坛主旨第二阶段中,乐山师范学院陈谢平副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积极心理资本与乡村教师职业稳定性的关系研究》的课题思考,讨论了乡村教师坚守乡村的心理资本及影响因素。回归学校教育课堂,聚焦师生共同成长,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碧云副教授、彭学琴博士和廖旭梅博士分别作了《斯坦福大学教学与学习中心助力质量提升》、《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优化研究》和《慢学习:“拔尖计划”学生学习观的转变》的报告,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管理、发展拔尖学生、家校共育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

乐山师范学院汪红烨教授、孟宪杰研究生关于《残障儿童公平义务教育的思考》作了汇报,结合自身思考提出学术建议,推动了残疾儿童教育公平化。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冯惠敏教授、邬瑶瑶博士提出《委托管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模式创新——基于一所远城区小学的委托管理实践》的创新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及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模式。乐山师范学院杜学元教授、赵斌刚博士生的《论数字孪生高校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之路》报告提出高等教育院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领头雁,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人才储备是主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是积极引领科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人类社会加油站”。

最终,汪红烨教授为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此次论坛的十四个报告均紧扣教育主题,从多方面,多纬度地进行交流与分享。看到了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的形而上、对西部教育的研究、数字化教育研究思考等多方面的研究,既有共性的研究也有差异性的研究,既有国家宏观政策性研究也有通过个案团队协作的研究,具备多样化的特点。她表示,今年秋天期待再次与专家们相见。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郢表示“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约今秋”。

此次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碰撞,更是两校深厚友谊的集中展现。各专家和研究生都增加了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学习和研究倍受启发,受益颇多,进一步加深了乐山师范学院与武汉大学在教育学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关系,促进了两校人才培养的发展。

上一条:【学术预告】中国上市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基于ESG视角

下一条:我校林学团队荣获202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