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汪红烨 |
|
学院 |
教育科学学院 |
|
职称 |
教授 |
|
学历 |
本科 |
|
专业 |
学校教育 |
|
研究方向 |
教育心理学、特殊教育学 |
|
研究生导师兼职单位 |
武汉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
|
联系方式 |
电话号码: 13408339131 QQ号:248277872 |
|
成员基本简介(300-500字) |
汪红烨教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教育学专委会副理事长和教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持了省卓越教师项目、省级一流专业、省应用示范型课程等;近年主持省部级相关课题3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项,著有学术论著3部,发表教育相关学术论文多余篇,其中完成了省规划课题“高校与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培养特教师资的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索”、全国教育规划办课题“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政策跟踪研究”、省教育机制改革项目“融合教育评价体系”等。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2014年主研“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长短结合 动态培训模式构建”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18年主持“基于残障学生教育康复需求的特殊教育专业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2年主研“面向残障学生发展需求的高校特殊教育’三•三•三’育人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省第九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
科研项目 (立项结题) |
1.全国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重点课题(DGA15225)“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追踪研究”,2021年结题。 2.四川省科技厅、省教育厅2019年省级国(境)外高端人才引进项目(SYZ201971),“中捷合作构建西部特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2020年结题。 3.主持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融合教育评价改革试点”,2019年结题。 4.主持国家外专局、四川省科技厅高端人才引进项目“中捷残障人士康复教育研究与发展”,2019年结题。
|
|
科研经费 (含横向课题) |
1.四川省科技厅、省教育厅2019年省级国(境)外高端人才引进项目(SYZ201971),“中捷合作构建西部特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15万。 2.国家外专局、四川省科技厅高端人才引进项目“中捷残障人士康复教育研究与发展”,30万。 |
|
社会服务 (成果转化、决策咨询、服务社科事业) |
1.教育部高等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
教研 (省级立项、省级获奖) |
1.主持了四川省特殊教育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2.主持了四川省特殊教育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仿真课程建设; 3.主持了四川省教师教育师范技能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4.主持了四川省应用示范课程《特殊儿童游戏治疗》; 5.主研了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 |
|
论文、专著、教材、报告 (发表情况、咨询报告) |
1.我国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及建议,乐师学院学报,2020,7 2.四川省292例发育障碍儿童家庭康复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重庆医学,2019.9 3.我国送教上门的研究现状及综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1 4.四川省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绥化学院学报, 2018.4 5.四川特殊教育史料集成,西南财大出版社,2021.12,副主编 6.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研究现状及建议,乐山师院学报,2018.07 |
|
学术交流 |
1.2020年教育春秋珞嘉论坛; 2.2021年教育春秋珞嘉论坛; 3.2022年教育春秋珞嘉论坛; 4.全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论坛 |